朱大福坐在田垄之,一手捧着茶壶,另一手撩起衣服扇着风。
旁边则是一群汗气熏天的农人。
这些人都是从关中过来的流民,虽背井离乡,但好歹也算安定了下来,干起活儿来倒也很卖力气的。
一农人刚坐下,就直接四仰八叉睡在了田垄之上。
“王三儿,这才干多久,你就困了,你他娘昨夜是不偷摸去看王寡妇洗澡了?”
有人打趣,旁边一群农人当即哈哈大笑。
王寡妇男人孩子都死在了逃荒的路上,她若自个儿再回乡,少不了就得死在半路。
朱大福看她可怜,便让她留了下来。
这里反正也需要个烧火做饭的,她与这些农人拖家带口带来的女人一块烧烧饭也没什么问题。
但王寡妇人长得漂亮,少不了会成为这些人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“滚你娘的,老子有家有口的,怎会干那没屁股的事儿。”王三怒骂。
旁边当即有人打趣,一幅恍然大悟,道:“难不成,昨晚你和你媳妇...”
说到这里,更是一阵比之前更大哄堂大笑。
“我和我媳妇的事儿,你管得着吗?”王三怼了一大群人。
...
远处众人说着浑话,旁边则有农人招呼着距他们十几步开外的朱允炆。
“吴少爷,过来坐。”
往常朱元璋过来,闲暇之际便会亲和的与这些农人一起坐于地里吹牛聊天。
渐渐的,这些农人在明知朱元璋有官身的情况也能与他熟络了。
朱允炆过来后,这些农人也就渐渐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年轻后辈,尽可能的对他多一些照顾。
有人招呼,朱允炆却直接起身,道:“我歇好了,去干活了。”
离开前,朱允炆瞅见笑呵呵的朱大福心中一阵鄙夷。
果真是乡野村夫,粗鄙!
有这个功夫聊聊圣贤之言多好。
...
朱允炆起身之后,抓起锄头略显笨拙挥舞着。
“农活儿哪是那么干的,得配合着巧劲儿才行,照他那样下去汉子用不了几天人就得累倒了,更何况他一个娇弱少爷了。”
有个经验丰富的农人出言后,随之起身。
“老吴那人也不错,人孙子过来总的照拂一二才是。”
远处朱允炆,瞧见那农人与朱大福悄言私语片刻朝他走来,当即升起了几分警惕。
哼,你什么样的人,他可一清二楚。
不管你说什么,他都不可再听了。
农人走近,满脸笑容,道:“吴少爷,干这活儿与你读书一样,得讲究方式,不能用蛮力,你瞧这样,锄头往下移一点儿,这就能省不少力了。”
农人演示,朱允炆倒也认真瞧着。
“吴少爷,你来试试。”
朱允炆也并不真去尝试,只道;“行,我自己试就行。”
农人也不傻,这态度明显是不愿听了。
无奈,农人摇头离开。
良言难劝该死的鬼,人不听,他可就没什么办法了。
...
片刻,一众农人歇够,开始招呼着下地了。
就在此时,远处朱允炆踉跄几步趴倒在地。
“吴少爷晕了...”
不知是谁大喊一声,众人风风火火跑至。
“这么大太阳,怕是中暑了...”
娇弱少爷,能待五六天已算不错了。
“大福,要不把吴少爷送回家吧?”何先道。
何先知晓朱允炆的真是身份,自也不敢耽搁。
“行吧,你打听一下,看看他家住在哪里?”朱大福道。
认识老吴这么久,也不知他家住在哪里。
但老吴官位应该也不小,打听一下应该还是能打听出来的。
***
东宫。
吕氏抓着朱允炆带着老茧的手,一脸的心疼。
“我儿才去了五六日就已成了这样,若在那里待三月,还有命在吗?”
朱允炆之前细皮嫩肉的,出去五六日,确实黑了,也廋了。
朱允炆躺在床榻上,控述着自己的在朱大福那里所遭的待遇。
一旁的黄子澄也是愤愤不已,劝道:“想不到那朱大福其心竟是如此歹毒,真不知陛下一向慧眼如炬,怎就偏生看中了朱大福。”
黄子澄现在还并不知晓朱大福是夭折了的皇孙死而复活。
吕氏和朱允炆相视一眼,谁也不敢多言。
他们巴不得这个事情永远尘封呢,所有人都不知道呢。
在纸里还能包住火的时候,当然是能瞒一个是一个。
“殿下这病倒也正好,养上些时日,陛下瞧朱大福那里那粮种没什么音讯,也不会再让你出去了,现如今储君未明,殿下多读书总归是没什么坏处的。”
朱允炆知晓朱大福身份,不愿被朱大福比下。
“那朱大福能干的活儿,我也能干。”
吕氏一是心疼儿子,二也是并没把朱大福放在眼里。
“你和那乡野村夫比个什么劲儿,听黄先生的好生读书。”
***
东暖阁。
高良俊刚代朱元璋去东宫探病回来。
“二太孙身子骨儿还很虚弱,太医说还需静养些日子。”
这也着实都是实情,以朱允炆的状态着实得养些时日才行。
朱元璋道:“咱像他那么大的时候,成日泡在外面,饥一顿饱一顿的也没个什么毛病,他这才出去几天就扛不住了?”
高良俊也不做附和。
罢了,身体要紧,还是先养好了再说。
不过,锻炼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瞧大福那孩子的身子,从早干到晚也没什么毛病。
朱大福有武将战力,不说是农人比不过,就是大多数武将都比不过的。
1***
站在地头,望着地里长势喜人的土豆苗。
朱元璋问道:“你说那粮食怎还没结穗?”
不论是麦子,还是水稻,甚至是黍子那都是长在杆上的。
这都两个月多月过去了,只长叶不长粮。
就剩半个月时间了,还来得及吗?
“放心吧,老吴,肯定没问题,说三个月就三个月,时间到了,朝廷过来收就是了。”
朱大福自信,朱元璋也不好再说什么了。
算了,这孩子若没种出来,大不了他再想想其他办法。
他当初就不应该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全托在一个孩子身上。
***
凉国公府。
蓝玉召集了一众老弟兄,开门见山地道:“这已快到三个月时间了,昨个儿我去那孩子地里瞧了,放眼望去都是绿油油的秧苗,也不见什么粮食,怕是难达到亩产两千斤了。”
常森主动出言,道:“我们家砸锅卖铁出二十万斤粮帮大福度过难关,你们出多少自己看着吧。”
二十万斤可不是个小数目,常家虽为公爵,却也足够他们砸锅卖铁了。
有了这个标准,其他人纷纷开口。
有公爵的至少十万斤,剩下侯爵伯爵的,也都在五万斤以上。
虽距朱大福所承诺的亩产两千斤的千亩要求还差些,但好歹也不至于让他抓瞎了。
***
东宫。
“先生,听说朱大福那里的作物还是一片绿油油,也没见上面挂着任何果实。”朱允炆道。
黄子澄手里捧着书本,不悲不喜,道:“老夫,早就说过,这世上根本就没有能达两千斤的东西,若有人能种出来,我黄子澄倒着写。”
(https://www.eexsvvw.cc/100615/683965211/)
1秒记住E小说网:www.eexsvvw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eexsvvw.cc